惠阳府办〔2013〕54号
九游老哥J9俱乐部官网办公室关于印发区
实施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惠州市惠阳区实施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实施细则》业经四届25次区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迳向区法制局反映。
九游老哥J9俱乐部官网办公室
2013年5月9日
惠州市惠阳区实施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行政处罚的监督,保证行政处罚正确、公正,维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广东省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广东省行政执法责任制条例》、《广东省各级人民政府实施行政处罚规定》、《惠州市实施重大行政处罚备案规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工作实行分级备案审查制度。
第三条 报送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必须及时和符合法定要求。
第四条 对重大行政处罚进行监督,必须及时、合法、适当,并充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 受理备案的行政机关
第五条 区政府的各职能部门和区辖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作出的重大行政处罚应当报送区人民政府备案。
依照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区政府的各职能部门在将本部门作出的重大行政处罚报送区人民政府备案时,应当同时报送其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六条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重大行政处罚,应当报送直接管理该组织的本级人民政府或其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条 依法受委托的组织在委托范围内作出的重大行政处罚,应当由委托的行政机关报送本级人民政府备案。
委托行政机关对受委托组织作出的重大行政处罚应当负责监督,并对该行政处罚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第八条 由2个或2个以上的行政主体共同作出的重大行政处罚,应联合向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和各自的上一级主管部门报送备案。
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作出的重大行政处罚,向其上一级主管部门报送备案。
第九条 依照本章规定受理备案的行政机关的法制工作机构负责备案的具体工作,并在所属行政机关的领导下对重大行政处罚进行检查和监督。
第十条 受理备案的法制工作机构必须指定专门工作人员从事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工作。
从事重大行政处罚备案的工作人员必须积极参加法律知识培训,努力提高法律知识水平,认真完成备案工作。
第三章 备案范围
第十一条 依照本实施细则第二章的规定报送区人民政府备案的重大行政处罚是指:
(一)责令停产停业;
(二)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
(三)行政拘留;
(四)对公民处以财产罚1000元以上,对法人或其他组织财产罚5万元以上的行政处罚,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等;
(五)国家和省规定的其他重大行政处罚。国家和省对重大行政处罚备案范围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二条 依照本实施细则第二章的规定报送区人民政府备案的重大行政处罚的范围,由区人民政府确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处罚必须列入备案范围:
(一)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作出的行政处罚;
(二)当事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的行政处罚。
第十三条 区人民政府可对报送备案的重大行政处罚的范围和标准进行调整。
第四章 报送备案
第十四条 报送重大行政处罚备案的单位必须指定专门的工作人员从事报送备案工作。
从事报送备案的工作人员必须积极参加法律知识培训,努力提高法律知识,认真完成报送备案工作。
第十五条 重大行政处罚应当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15日内报送备案。
第十六条 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应当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报送下列材料:
(一)备案报告;
(二)行政处罚决定书(副本);
(三)对案情、处理经过、当事人是否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等情况的具体说明;
(四)违法事实的证据目录及主要证据材料复印件;
(五)当事人的申辩意见材料;
(六)关于行政处罚的执行情况的材料;
(七)作出行政处罚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
(八)受理备案的法制工作机构认为应当报送的其他材料。
经受理备案的法制工作机构同意,报送单位可以不报送作出行政处罚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
第十七条 当事人对报送备案的重大行政处罚不服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的,报送备案的单位应当在当事人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之日起15日内将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有关情况报告受理备案的行政机关。
第十八条 具有行政处罚权的单位应当建立行政处罚登记、统计和报表制度,按季度将行政处罚案件统计报送受理备案的行政机关,并于每年1月15日前,将上年度的行政处罚案件统计表和全年行政处罚案件查处情况的总结报送受理备案的行政机关。
第五章 备案审查及处理
第十九条 受理备案的法制工作机构对报送备案的重大行政处罚就下列事项进行审查:
(一)作出行政处罚的主体是否具备法定资格;
(二)行政处罚是否符合法定权限;
(三)违法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充分;
(四)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是否正确;
(五)行政处罚程序是否合法;
(六)给予的处罚是否适当;
(七)是否属于应当不予行政处罚或者应当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八)其他需要审查的内容。
第二十条 受理备案的法制工作机构有权调阅行政处罚的卷宗和材料,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以及公民等进行调查,收集证据,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以及公民等应予以配合,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
第二十一条 受理备案的行政机关应于收到备案报告之日起60日内审查完毕。
同一法制工作机构对同一重大行政处罚案件既受理备案,又受理行政复议申请的,自行政复议申请受理之日起,备案审查终止。行政复议机关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即为备案审查的结论。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重大行政处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自人民法院受理起诉之日起,备案审查终止。自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或者裁定生效之日起,备案审查的期间继续计算。受理备案的法制工作机构发现已经生效的判决或者裁定确有错误的,应建议报送备案的单位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再审。
第二十二条 受理备案的法制工作机构对报送备案的重大行政处罚材料审查后,根据情况分别作出如下处理:
(一)作出行政处罚的主体具备法定资格,作出的行政处罚符合法定权限,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正确,程序合法,处罚适当的,予以登记存档。
(二)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的,建议报送备案的单位在建议文书送达之日起7日内,依照国务院《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三)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建议报送备案的单位撤销或者变更原行政处罚决定,或者重新作出行政行为,报送备案单位应当在建议文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执行:
1.具有应当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的;
2.作出处罚的主体不具备法定资格的;
3.事实不清的;
4.主要证据不足的;
5.适用法律、法规、规章错误的;
6.违反法定程序的;
7.超越职权的;
8.滥用职权的;
9.行政处罚不适当的。
第二十三条 本实施细则第二十二条所称的“行政处罚不适当”是指行政处罚虽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的,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作出的行政处罚不符合制定法律、法规、规章的目的;
(二)行政违法行为及其情节与当事人受到的行政处罚相比,畸轻或畸重;
(三)在同一案件中,不同的当事人的行政违法行为及情节相同,但受到的行政处罚明显悬殊,或者在同一时期依据同一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条文办理不同案件中,当事人的行政违法行为及其情节相同,但受到的行政处罚明显悬殊。
第二十四条 受理备案的法制工作机构在重大行政处罚的备案审查中,认为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以及国家机关制定的其他文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向有权改变或撤销它们的国家机关提出建议:
(一)超越权限的;
(二)下位法违反上位法规定的;
(三)下级国家机关的规定违反上级国家机关的规定的;
(四)不适当的;
(五)违反法定程序的;
(六)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的;
(七)同级国家机关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的。
第二十五条 受理备案的法制工作机构在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中,发现罚款、没收财物的处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国务院《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办法》的,应建议报送备案的单位改正或者建议有关部门依法查处。
第二十六条 受理备案的法制工作机构在重大行政处罚的备案审查中,发现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可依照《广东省〈行政执法证〉管理办法》第二十条的规定暂扣或者建议其所在单位暂扣其行政执法证件,或者建议区人民政府逐级提请省人民政府或者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省级行政主管部门注销其行政执法证件:
(一)不依法履行职责,玩忽职守的;
(二)滥用职权,越权执法、徇私舞弊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将行政执法证件交给其他人使用的。
对被暂扣或者被注销行政执法证件者,其所在单位可以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处 罚
第二十七条 对不按本实施细则报送备案的,由法制工作机构通知报送单位限期报送;情节严重的,由法制工作机构提请本级人民政府责令纠正,并给予通报批评。
第二十八条 报送备案单位拖延或拒不执行受理备案的法制工作机构依照本实施细则第五章作出的建议的,法制工作机构可提请本级人民政府,责令报送备案的单位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撤销或者变更原行政处罚决定,重新作出行政行为等。
区人民政府实施前款规定时,可发出《行政执法督察决定书》。有关行政机关对行政执法督察决定有异议的,可依照《广东省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提起复查或复核。
第二十九条 报送备案单位的工作人员、受理备案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前款所称“工作人员”包括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的负责人和负有直接责任的其他人员。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实施细则所称“行政主体”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本实施细则关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规定适用于依照规章授权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内设机构、派出机构或者其他组织。
第三十一条 本实施细则所称的“以上”、“内”,均包括本数。
第三十二条 本实施细则由区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负责解释。区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可以依照本实施细则制定具体的工作制度。
第三十三条 本实施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为5年。
抄送:区委有关部委办局,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区政协办公室,
区纪委办公室,区法院,区检察院,区武装部。
九游老哥J9俱乐部官网办公室 2013年5月10印发